朱元璋早年参加义军时,由于是只身投军,随着势力的扩张发展,急需要培植自己嫡系力量的朱元璋,前后陆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,以通过“泛家庭”模式培养绝对忠诚的嫡系力量,以弥补自身统治需求,这些义子或为将领南征北战配资配资网,或被派往各地镇守一方。那么,在明朝建立以后,这些义子的结局又是如何呢?
早年战死或事迹不祥者居多
正如《明史》中记载的,“太祖初起,多蓄义子。及长,命偕诸将分守诸路……金刚奴后无考。周舍即沐英,军中又呼沐舍。柴舍者,朱文刚,与耿再成死处州难。”朱元璋虽然收了二十多个义子,但其中有部分人早年战死疆场,另有部分则事迹不祥。
1.朱文逊:战死太平府。朱文逊早年经历不详,曾与秦友谅一起攻下无为州,后奉命率兵驻守太平府。至正二十年(1360年)闰五月,陈友谅出兵攻打太平府,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朱文逊、许瑗、王鼎等以兵三千拒战,朱文逊力战而死,花云、许瑗、王鼎巷战被俘,不屈而死。
2.朱文刚:战死处州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,朱文刚与耿再成共同驻守处州。同年二月,处州苗军将领李佑之、贺仁德发动兵变,朱文刚与耿再成欲组织军队平叛未果,朱文刚与耿再成、都事孙炎、知府王道同等皆被杀。朱文刚死后,被追赠赠镇国将军,附祭功臣庙。
除了以上两人外,王附马、真童、金刚奴、也先、泼儿、买驴、老儿等虽然也被记载是朱元璋的义子,但或许是因为才能一般,或许是因为早逝,生平事迹皆无详细记载,最终结局如何也不得而知。
功勋卓著者五人,结局各不相同
在朱元璋的诸多义子当中,李文忠、沐英、何文辉、徐司马、平安等五人因为功勋卓著,史料记载较为详细。
1.李文忠:因病去世。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,其母是朱元璋的姐姐,后因家乡遭遇旱灾瘟疫,母亲去世,李文忠便跟着父亲投奔了朱元璋,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,改名朱文忠。
李文忠从十九岁时开始统领军队,凭借作战勇猛和军事才能迅速崛起,多次率兵击败元军,又协助朱元璋平定江南。朱元璋称帝建国后,李文忠又与常遇春出征塞外,并在常遇春去世后,接替常遇春指挥军队大败元军,斩杀大量北元贵族,俘虏元太子买的里八等,因功累迁大都督府左都督,爵封曹国公。后又率兵平定洮州番族叛乱,后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开始负责掌管大都督府,并兼领国子监。
洪武十六年(1383年)冬,李文忠患病,朱元璋亲临探视,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。次年三月,李文忠病逝,终年四十六岁。
2.沐英:因病去世,世代镇守云南。沐英出身穷苦,父亲早逝的他,跟随母亲颠沛流离,后来母亲也死在了逃难路上。至正十二年(1352年),年仅八岁的沐英在流浪到濠州城时,被朱元璋收为义子,并改姓朱。
从至正十六年(1356年)起,年仅十二岁的沐英便开始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,十八岁时开始担当军事要任,在平定南方的战争中立有战功,后以副帅之职跟随邓愈征讨吐蕃,因功获封西平侯。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沐英又跟随傅友德、蓝玉征讨云南,云南平定后,沐英留滇镇守,此后多次率兵平定云南境内叛乱,为云南的彻底平定立下大功。
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沐英因马皇后病逝而悲伤过度而咳血,以致几近昏厥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,沐英又因太子主表去世而极度悲伤,并因此而患病,最终因病在两个月后去逝,终年四十八岁。此后,沐英子孙世代镇守云南,与明王朝相伴始终。
3.何文辉:因病去世,儿子战死。何文辉早年经历不祥,十四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,并改姓朱。何文辉初任天宁翼元帅,镇守宁国,后升任江西行省参政,率兵参与收复江西之战,后又跟随徐达攻取淮东。之后,何文辉以征南副将的身份,率兵参与平定福建之战,因军队纪律严明,促使汀州、泉州相继归附。
此后,何文辉又参与了平定陕西、四川等战役,奉命留守成都,因功累迁至大都督府同知。洪武五年(1372年),何文辉奉命率山东兵跟随李文忠出师应昌,次年移镇北平。李文忠北征北元时,何文辉督兵巡视居庸关,后因病被召回。洪武九年(1376年)六月,何文辉因病去世,年仅三十六岁。
何文辉的儿子何环,初任成都护卫指挥使,后在征讨迤北时不幸阵亡。
4.徐司马:因病去世,死后卷入蓝玉案。由于父母早亡,乱世之中的徐司马无依无靠,九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,并赐姓。长大之后,侍从于朱元璋身边,直到攻取婺州后,徐司马被任命为总制,奉命与常遇春镇守婺州,开始担任军职。
洪武元年(1368年),徐司马跟随李文忠北伐,活捉了元宗王庆生,因功升任杭州卫指挥使,不久又迁任都督指挥使,后诏命恢复本姓。洪武九年(1376年)迁镇河南,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跟随蓝玉征建昌,讨伐越辒。次年返回成都后病逝。
“蓝玉案”爆发后,徐司马虽然已经去世,但仍遭到株连,他的两个儿子因此获罪被杀。
5.平安:被逼自尽。平安的父亲平定是朱元璋早期部将,其父在洪武元年(1368年)北伐元大都时不幸战死,朱元璋怜其年幼,遂将其收为养子,赐名“平安”,并承袭父亲济宁卫指挥使之职。后曾跟随燕王朱棣出塞作战,先后迁任密云指挥使、右军都督佥事。
建文元年(1399年)七月,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役”,建文帝派兵平乱,平安以列将身份随军出战,耿炳文被朱棣击败后,建文帝改派李景龙为统帅,平安被任命为先锋。平安率军在“白沟河之战”中重创燕军,曾持槊直冲朱棣,几乎将其击杀,幸好朱高煦赶到,朱棣才得以逃脱。此后,平安又在单家桥、夹河等地击败朱棣,并斩杀燕将陈文。
建文四年(1402年),平安在“灵璧之战”中战败被俘,朱棣派人将其送往北平,并命世子朱高炽善待他。朱棣即位后,任命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,不久迁任后府都督佥事。永乐七年(1409年)三月,朱棣巡视北平,翻阅奏章时见到平安名字,于是问道“平保儿尚在耶?”平安得知后自杀而死。
还有一位朱文正,他的情况比较特殊,作为朱元璋兄长之子,由于父亲早逝,他跟随母亲投奔朱元璋,虽然朱元璋也将朱文正视如己出,对其悉心照料,但却从未将其收为义子。朱文正曾在“洪都保卫战”中立下大功,后因有功无赏而举止失常,再加上按察使李饮冰上奏其有异心,导致朱文正被软禁于桐城,不久后去世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